一边不挣钱:还没一家生鲜电商能持续盈利 一边在烧钱:连商标都没有就有人投钱了
2015-05-27
资本争相掘金这个市场到底为了啥?
记者 梁应杰
网名“送货郎”的蔡洪良,这两天正陪着来自大连、昆山等地的微商考察遂昌的一处杨梅基地。3月至今,这个五六人的小团队通过微信朋友圈,卖出了百万斤海南贵妃芒果,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。这次,他们把目标瞄准了杨梅。
从被人提出到现在,生鲜电商早已没有了神秘感。大到京东、顺丰,小到水果店和微商,都想借助互联网分食传统生鲜的万亿市场。然而,蔡洪良他们在芒果上的精彩一役只代表了硬币光鲜的一面。去年至今,由于订单量不够,蔡洪良的生鲜配送团队从80人缩减到20人。这也迫使他介入到生鲜的采购、营销与策划中去。
另一个略显尴尬的事实是,两年多以来,面对一个既有的市场,没有一家水果电商平台处于盈利状态。
资本进入根本停不下来
日前,顺丰优选总裁崔晓琦在出席一个论坛时说:“从我进入生鲜电商这个行业一年半多以来,我几乎快要绝望了。”
这个绝望来自于无休止的烧钱。除了各大平台间的价格战,更多的来自于物流、仓储、运营等方面的投入。虽然顺丰优选有财大气粗的顺丰撑腰,依然感到“压力山大”。
按照唐剑飞的测算,源本生活这两年花在基地建设上的钱少说也有上千万元,这还不包括搭建自有的配送体系。目前,源本生活已经积累了数百个长期客户,年消费主要集中在1-2万元,即使这样也只能略有盈利。
“水果确实有高毛利作支撑,但如果算上配送费和损耗,利润就变得很低了。”埃克森说。
送水站开始送水果
不过即便如此,多数进入者都没有退缩的意思。在对接海南贵妃芒果的过程中,蔡洪良发现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很高,只要有机会把东西卖出去,就能获得农户的信任。
所以,他尝试把农户介绍给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微商,先把东西卖出去。在这过程中,他原先在物流上的经验和积累有了用武之地。
同样为了解决物流难题,美丽湾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入点。埃克森联合了杭州80多个送水站,让他们帮忙完成水果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,保证两个小时以内送达。这样一来,每单的成本降低到5元左右。
刘强东在谈京东“生鲜O2O”时表示,生鲜有一个问题,就是在种植者和消费者之间至少存在四个环节。他说,京东的目的就是要把中间环节全部去掉,既让种植者赚到钱,也让消费者不觉得贵。
但在唐剑飞看来,生鲜电商远不止如此,“我们瞄准的是杭州中高端家庭,每年的配送金额在数万元,让客户愿意掏这笔钱,需要做很多前期工作。”
比如,有机农业与现代化种植体系的搭建就需要一个过程。“这里面的试错成本就很高,之前我们接连种了好几种蔬菜,发现成活率很低。”他说。
在众筹平台聚募网上,主做高端生鲜宅配的“源本生活”被放到了显眼位置,目标众筹100万元,用于安吉生态种植基地的开发。在团队介绍中,恒生电子董事长彭政纲、米牛网
创始人柳阳赫然在列。
源本生活运营总监唐剑飞介绍,两人在项目开始时就有投资,一方面是看好生鲜电商,同时也想通过参与获得更健康的食材。
这也是很多资本青睐生鲜电商的原因。顺丰优选曾经做过测算,目前全国农产品的交易额有几万亿,真正通过电商平台流通的不到1%。电商有能力通过产地直购的形式,在降低售价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新鲜和健康的生鲜。
而光从账面来看,生鲜电商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。不久前,水果电商平台“美丽湾”在杭州做了一场泰国榴莲的“买一送一”活动,当天搭进去400多个榴莲,即使这样,仍然有利润。
“多数水果的销售毛利一般能达到50%以上,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。”美丽湾负责人埃克森认为,资本频繁青睐生鲜电商也正是看到了这点。
本周,天天果园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,其中就有京东的身影。京东投资副总裁常斌在发布会上说,水果是一个比较容易做标准化的品类,机会非常大,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。
就在不久前,前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宣布,其创立的生鲜电商Dmall在没有Logo的情况下已获得IDG等1亿美元天使投资。
高毛利架不住烧钱
外人看来很热闹,身在其中的创业者却感受到一丝寒意。
从蔡洪良接触下来看,多数生鲜电商把这个市场想得太简单,有的包了几块地就开始做蔬菜的配送,结果发现订单都接不到。即使接到订单,发现很难解决配送的问题。
“杭州很多生鲜电商体量都不是很大,大部分以在朋友圈卖水果的微商为主。”蔡洪良说,体量不够大的平台很难从物流公司获得比较好的配送价格,导致物流成本很高,“一单生意毛利可能只有10多元,配送费就在8元以上。微商通常是自己配送,卖水果成了体力活。”
为了挑选合适的同城配送,六号农场创始人与十多家快递公司有过合作,最终还是选择了价格略高的顺丰和日本的宅急便,“生鲜电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用自有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,保证东西的品质,但现在很少有团队能做到。”